建設目的
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,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,開發教學資源,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,
推進教學工作的傳、幫、帶和老中青相結合,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。
建設內容
根據地域分布和行業分布現狀,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、教學效果明顯、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可以起
到示范作用的國家級教學團隊,資助其開展教學研究、編輯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、培養青年教師、接受
教師進修等工作。
基本要求(高職)
1.“雙師”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組成。主要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組成,以專
業建設作為開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臺,設計、開發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,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成效
顯著。團隊規模適度。
2.專兼結合的制度保障。通過校企雙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,保障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來源、數
量和質量以及學校專任教師企業實踐的經?;陀行?;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,學校專任教師和行業
企業兼職教師發揮各自優勢,分工協作,形成基礎性課程及教學設計主要由專任教師完成、實踐技能課
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。
3.帶頭人。善于整合與利用社會資源,通過有效的團隊管理,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;能
及時跟蹤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,準確把握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方向,保持專業建設的領先水平;能
結合校企實際、針對專業發展方向,制訂切實可行的團隊建設規劃和教師職業生涯規劃,實現團隊的可
持續發展。
4.人才培養。在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過程中,團隊成為校企合作的紐帶,將學校教學管理覆蓋學
生培養的全過程,保障學生半年頂崗實習的效果;通過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、教學與生產勞動及
社會實踐的結合,實現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;專業畢業生職業素養好,技能水平高,用人單位歡迎,
社會認可度高。
5.社會服務。依托團隊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,開展職業培訓、技能鑒定、技術服務等社會服務,具
有良好的社會聲譽。
|